1.痞滿是指以自覺心下痞塞,胸膈脹滿,觸之無形,按之柔軟,壓之無痛為主要癥狀的病證。按部位痞滿可分為胸痞、心下痞等。心下痞即胃脘部。 2.中焦氣機不利,脾胃升降失職為痞滿發(fā)生的病機關鍵。胃痞的基本病位在胃,與肝、脾的關系密切。 3.胃痞治療總以調理脾胃升降、行氣除痞消滿為基本法則。 4.胃痞的辨證論治: 飲食內停證—治法:消食和胃,行氣消痞;方藥:保和丸。 痰濕中阻證—治法:除濕化痰,理氣和中;方藥:二陳平胃湯。 濕熱阻胃證—治法:清熱化濕,和胃消痞;方藥:連樸飲。 肝胃不和證—治法:疏肝解郁,和胃消痞;方藥:越鞠丸合枳術丸。 脾胃虛弱證—治法:補氣健脾,升清降濁;方藥:補中益氣湯。 胃陰不足證—治法:養(yǎng)陰益胃,調中消痞;方藥:益胃湯。 5.胃痞的辨證: 首辨虛實。痞滿能食,食后尤甚,饑時可緩,伴便秘舌苔厚膩,脈實有力者為實痞;饑飽均滿,食少納呆,大便清利,脈虛無力者屬虛痞。 次辨寒熱。痞滿綿綿,得熱則減,口淡不渴,或渴不欲飲,舌淡苔白,脈沉遲或沉澀者屬寒;而痞滿勢急,口渴喜冷,舌紅苔黃,脈數(shù)者為熱。 一、A1型選擇題 1.胃痞痰濕中阻證治的主方是 A.二陳平胃湯加減 B.保和丸加減 C.瀉心湯和連樸飲加減 D.越鞠丸和枳術丸加減 E.枳實消痞丸加減 2.胃痞的基本病位在 A.肝脾 B.脾胃 C.胃 D.脾 E.肝膽 【參考答案及解析】 一、A1型選擇題 1.【答案及解析】A。胃痞之痰濕中阻證。證候主癥:脘腹痞塞不舒,胸膈滿悶,頭暈目眩,身重困倦,嘔惡納呆,口淡不渴,小便不利,舌苔白厚膩,脈沉滑。治法:除濕化痰,理氣和中。代表方:二陳平胃湯加減。 2.【答案及解析】C。胃痞的基本病位在胃,與肝、脾的關系密切。 你想知道醫(yī)考合格的秘籍嗎?掃描微信二維碼直接加QQ群,即可提前獲取最新必考知識點或 最新考試資訊: 臨床執(zhí)業(yè)/助理醫(yī)師問題討論群:249310992 掃一掃直接加QQ學習群 掃描立即做題 [海量試題][歷年真題]等你練!
中醫(yī)執(zhí)業(yè)/助理醫(yī)師問題討論群:622494854
中西醫(yī)執(zhí)業(yè)/助理醫(yī)師問題討論群:132893729
口腔執(zhí)業(yè)/助理醫(yī)師問題討論群:617669025
鄉(xiāng)村全科助理醫(yī)師問題討論群:5560534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