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幫助廣大執(zhí)業(yè)藥師考生順利考過執(zhí)業(yè)藥師,博傲網(wǎng)校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了中藥學專業(yè)知識一的考點“酒炙法”,方便大家查漏補缺,相關內容如下: 中藥炮制之酒炙法 酒炙法是中藥常用炮制方法之一,也是執(zhí)業(yè)藥師資格考試重點考查科目,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酒炙的中藥及炮制作用。 將凈選或切制后的藥物,加入定量黃酒拌炒的方法稱為酒炙法。 黃酒味甘、辛,性大熱。氣味芳香,能升能散,宣行藥勢,具有活血通絡、祛風散寒、矯臭去腥的作用。故酒炙法多用于活血散瘀藥、祛風通絡藥及動物類中藥。 (1)酒炙法的目的:①改變藥性,引藥上行,如大黃、黃連、黃柏等。②增強活血通絡作用,如當歸、川芎、桑枝等。③矯臭去腥,如烏梢蛇、蘄蛇、紫河車等。 (2)酒炙的操作方法:①先拌酒后炒藥。將凈制或切制后的藥物與定量黃酒拌勻,稍悶潤,待黃酒被吸盡后,置炒制容器內,用文火炒干,取出晾涼。此法適用于質地較堅實的根及根莖類藥物,如黃連、川芎、白芍等。②先炒藥后加酒。先將凈制或切制后的藥物,置炒制容器內,加熱至一定程度,再噴灑定量黃酒炒干,取出晾涼。此法多用于質地疏松的藥物,如五靈脂。酒炙法的操作方法:一般多采用第一種方法,因第二種方法不易使酒滲入藥物內部,加熱翻炒時,酒易迅速揮發(fā),所以一般少用,只有個別藥物適用此法。酒炙時,除另有規(guī)定外,一般用黃酒。黃酒的用量:一般為每100kg藥物,用黃酒10——20kg。 (3)酒炙法的注意事項:①加黃酒拌勻悶潤過程中,容器上面應加蓋,以免黃酒迅速揮發(fā)。②若黃酒的用量較少,不易與藥物拌勻時,可先將黃酒加適量水稀釋后,再與藥物拌潤。③藥物在加熱炒制時,火力不宜過大,一般用文火,勤加翻動,炒至近干,顏色加深時,即可取出,晾涼。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藥學專業(yè)知識一“酒炙法”的內容,希望以上內容對廣大考生有幫助,更多執(zhí)業(yè)藥師考試相關內容請關注博傲網(wǎng)校。預祝大家都能順利通過執(zhí)業(yè)藥師考試! 我們能提前預測分數(shù)線,當然知道考什么!課程咨詢熱線:400-6286615 掃描下面的微信二維碼可加QQ群,即可提前獲取最新必考知識點: QQ群:291876905、272563230、375711639 掃一掃二維碼直接加QQ學習群 掃描下方金題APP二維碼,注冊登錄即可免費做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