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方劑學】利水滲濕、溫化寒濕 1.利水滲濕 (1)五苓散 組成:豬苓、澤瀉、白術、茯苓、桂枝(澤瀉為君藥)。 方歌:五苓散治太陽腑,白術澤瀉豬苓茯,桂枝化氣兼解表,小便通利水飲逐。 功用:利水滲濕,溫陽化氣。 主治:膀胱氣化不利之蓄水證。 (2)豬苓湯 組成:豬苓、茯苓、澤瀉、阿膠、滑石。 方歌:豬苓湯用豬茯苓,澤瀉滑石阿膠并,小便不利兼煩渴,利水養(yǎng)陰熱亦平。 功用:利水,養(yǎng)陰,清熱。 主治:水熱互結證。 (3)防己黃芪湯 組成:防己、甘草、白術、黃芪、生姜、大棗。 方歌:《金匱》防己黃芪湯,白術甘草棗生姜,益氣祛風又行水,表虛風水風濕康。 功用:益氣祛風,健脾利水。 主治:表虛不固之風水或風濕證。汗出惡風,身重微腫,或肢節(jié)疼痛,小便不利,舌淡苔白,脈浮。 2.溫化寒濕 (1)苓桂術甘湯 組成:茯苓、桂枝、白術、炙甘草。 方歌:苓桂術甘仲景劑,溫陽化引又健脾,中陽不足飲停胃,胸脅支滿悸眩施。 功用:溫陽化飲,健脾利濕。 主治:中陽不足之痰飲。 (2)真武湯 組成:茯苓、芍藥、生姜、白術、炮附子。 方歌:真武苓術附芍姜,溫陽利水壯腎陽,脾腎陽虛水氣停,腹痛悸眩瞤惕恙。 功用:溫陽利水。 主治:陽虛水泛證。 配伍意義:佐以芍藥,一者利小便以行水,二者柔肝緩急以止腹痛,三者斂陰舒筋以治筋肉瞤動,四者防止溫燥藥物傷耗陰津,以利久服緩治。 (3)實脾散 組成:厚樸、白術、木瓜、木香、草果仁、大腹子、炮附子、白茯苓、炮干姜、炙甘草、生姜、大棗。 方歌:實脾溫陽行利水,干姜附苓術草隨,木瓜香檳樸草果,陽虛水腫腹脹祟。(+生姜、大棗) 功用:溫陽健脾,行氣利水。 主治:脾腎陽虛,水氣內(nèi)停之陰水。以身半以下腫甚,胸腹脹滿,舌淡苔膩,脈沉遲為辨證要點。 你想知道醫(yī)考合格的秘籍嗎?掃描微信二維碼直接加QQ群,即可提前獲取最新必考知識點或 最新考試資訊: 臨床執(zhí)業(yè)/助理醫(yī)師問題討論群:249310992 掃一掃直接加QQ學習群 掃描立即做題 [海量試題][歷年真題]等你練!
中醫(yī)執(zhí)業(yè)/助理醫(yī)師問題討論群:622494854
中西醫(yī)執(zhí)業(yè)/助理醫(yī)師問題討論群:132893729
口腔執(zhí)業(yè)/助理醫(yī)師問題討論群:617669025
鄉(xiāng)村全科助理醫(yī)師問題討論群:556053451